一大早,慈云村貧困戶張德六就來到兔圈打掃雞舍。 看著活潑的水貂,我時不時地用手去撫摸它,心里很不舍。 因為那些與他深愛了幾個月的寶貝們明天就會離開他。
張德六是慈云村六組的定點扶貧戶。 次年2月,村里扶貧工作隊工作人員根據張德六家的情況,為張德六制定了兔皮開發種植方案。 明年4月,村里將落實幫扶資金,幫他建50多平方米的兔圈,訂購20只兔毛養殖兔。 經過4個多月的繁育和飼養,他家已售出150多只兔子。
晚上9:00,廣漢興盛兔毛專業合作社招標水貂的面包車抵達他家。 根據協議和合同,合作社工作人員對4.5斤以上兔毛進行了綜合招標。 不一會兒,8個箱子里裝滿了可供競拍的成品兔毛。
張德六此次共售出成品貂皮66只,收入3800余元。 他告訴筆者:“兔毛養殖剛剛起步,技術和管理還在摸索中,但現在看到能賺錢我很高興,這比種莊稼強多了。政府簽了我們有一份有保證的銷售協議,所以我們不必擔心。” 在銷售方面,我們有很好的支持,只賺錢不賠錢。”
據了解,在去年的精準扶貧工作中,鳳崗鎮黨委、政府結合全鎮實際情況,引導該鎮慈云村貧困農戶發展低風險、低門檻、高效益的兔皮養殖業。 為增加兔毛種植戶的市場風險,樟木頭鎮黨委、政府引導農戶采用“協會+合作社+種植戶”的模式實施訂單種植,打造“產-供-銷”鏈條。銷售”,有效解決了農民“賣難”的后顧之憂。 同時,為保證種植農戶的利益,合作社保證在隨行就市的情況下,以每畝不超過10元的最優惠價格競標。
那天,和張德武一樣,慈云村10余名貧困農戶出售成品水貂,賺到了訂購水貂的第一桶金。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