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明清家具,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火爆的另一種品種就是文藝室,除了筆墨鎮紙,這種冷門的收藏品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逐漸火爆,成為拍賣領域的一匹黑馬。
在明年的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老月光——文人的臺戲”專場無疑吸引了眾多收藏家的關注。這是繼今年秋季拍賣東橋舊國畫推出后,其藏品第二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雖然高價藏品不少,但最搶眼的還是一枚明代青銅臥獅鎮紙,因為它原本是王世祥的舊藏品,估價在15萬到20萬元之間, 成交價達到71.3萬元。
這只斜倚的獅子是用青銅鑄造而成的,面朝一側,憤怒的眼睛,微微張開的嘴巴,頭上的卷毛,脖子上的青銅鈴鐺,匍匐的姿勢,四只有力的爪子,可見的鬃毛,雄偉而穩定。器皿呈藍藍色,表面明亮,一定是長期玩耍造成的。這頭青銅獅子是王世祥早年從私人來源購買的,他把它當成寶物,收錄在自己寫的文集中。它不僅詳細介紹了其文物的形狀,還講述了有關該系列的有趣故事,這表明它對它的關注。這件物品一定是收藏家的首選,珍貴無疑是一種稀有而優秀的物品。
在2003年舉行的王世祥藏品特別拍賣會上,這件明代青銅躺獅鎮紙估價為15000至25000元,售價為5.5萬元。當時,董喬很苦惱自己沒有收到這本藏品。五年后,鎮紙出現在臺灣拍賣市場上,董橋在2003年花了數倍的價格訂購了寶藏。當他得到這頭青銅色的獅子時,臉上滿是灰塵,沉悶而毫無生氣,董喬用一塊簡單的亞麻布勤奮地擦洗,撫摸了一夜,獅子似乎漸漸醒悟了,青銅漸漸活了過來,展現了顧牧的帥氣。可以注意到此拍賣目錄中的照片與2003年的照片之間的差異。
正是因為鎮紙收集不受歡迎,拍賣領域往往有很好的撿漏機會。在最近結束的臺灣夏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塊中華民國蛤蜊雕刻海龍山形鎮紙以36,000港元的價格售出,無疑被業界稱為“大泄密”。它結合了鎮紙,筆筒和水乞丐的功能,可以說一錢賺3手。同時,雕琢的龍虎為瑞香,整體具有大膽的藝術表現力和優美的視覺效果。龍的形狀和山石的表達是嘉靖時期的典型,可以與同期陶器上的圖案相互參照,應該是明中期的典型。一般看到的水晶鎮紙體積小,大多描繪山石,這樣的龍雕很少見。
不受歡迎的收藏經常發生意外
如果說座椅和鎮紙的市場是由它們所屬的收藏品類決定的,那么拍賣市場上其他小眾收藏品的火爆市場就更像是偶然了。2008年在北京崇原拍賣會上,一塊“二十四字中國磚”和“延一壽磚”估價為3萬至5萬元,成交價為35840元。但在去年的春季拍賣會上,該拍品的價值為5萬至8萬元,成交價為57.5萬元。這件“二十四字漢磚”和“益壽磚”由柯新農先生擴充,以友仁先生、徐伊琍先生、黨慶凡先生、毛長杰先生等紳士的筆跡,并配以毛長杰先生對金石銘文的詳細研究,反映了清代民國文人玩金石的風度。不過,去年它之所以能夠成為大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俞友仁正面的題詞很有意義,如下:民國十六年三二十九日,右邊人觀。今天是黃花崗72位烈士紀念日。由于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于友仁是辛亥時期的名人,他寫的東西都與辛亥革命有關,所以受到青睞應該是理所當然的。
在去年的夏季藝術品拍賣會上,還有一種拍品脫穎而出,那就是清代大炮樣品。事實上,大炮樣品是機槍的模型。目前拍賣市場上的大炮樣品,基本上都是當時宮廷根據相關大炮的物理基礎,做工極為極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共和黨銀山大炮的樣品估價為5,000至8,000英鎊,售價達到46,850英鎊;在臺灣邦瀚斯春季拍賣會上,清朝光年制作的青銅機槍樣品達到20.4萬港幣。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