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被學生稱為“抄襲檢查軟件”的系統,原本僅供大學和研究機構內部使用,用于檢測學術論文抄襲行為。 如今,論文抄襲檢查已經形成一個產業。 在被濫用的同時,其反抄襲功能也被異化。 盡管對各種反抄襲檢測系統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記者接觸到的不少本科畢業生表示,不得不用。
[現象]
學生自費在線查看復讀率
在李繼銳的班上,包括他在內的近一半同學已經有了就業意向,論文答辯是他們三年研究生生活的最后一道坎。
“導師多次提醒我,一旦投稿后重復率超過10%,被CNKI檢測到,答辯只能延期,甚至可能取消答辯資格。” 完成三萬多字的初稿后,李繼瑞對自己的論文相當滿意。 ,“雖然我沒有想出非常新穎獨特的想法,但至少結構完整,邏輯清晰,而且導師也沒有提出什么大的修改。”
但隨后的抄襲檢查卻讓李繼瑞大吃一驚。
30.5%! 第一次查抄襲,李繼瑞“用”的是宿舍從淘寶買的檢測系統。 李繼銳自信自己沒有抄襲,但面對系統檢測到的重復率,他不得不認真修改。 第二天一早,李繼瑞在淘寶上支付了40元后,按照淘寶店的指示,輸入訂單號,提交修改后的論文。 經過近5個小時的等待,報告顯示重復率下降至15.2%。
淘寶上這樣的店鋪有500多家
近日,記者采訪本市多所高校畢業生了解到,部分高校將為畢業生提供免費抄襲檢查。 像李繼瑞這樣還需要在網上多次查看、購買的人并不多。
5月18日上午11點左右,記者在淘寶搜索“抄襲查”“論文檢測”,共發現500多家店鋪。 按銷量排序后,一個月內成交量上萬的企業有10余家。 其中一臺在30天內成功交易了22524件商品,單價為45元,可檢測14000字以內的論文。 一個月之內,該店銷售抄襲檢查服務的收入就突破了100萬元。
記者發現,淘寶上流行的查重系統主要有CNKI、萬方、維普等,淘寶上這些系統的價格各不相同,最低的萬字僅需1元,最貴的萬字要30到30元。 40元。
談及這些系統的區別,李吉瑞透露,CNKI比較權威,在國內高校使用率最高,但價格最貴,且不向個人開放; 其他系統要么有個人版本,要么完全對個人開放,但由于各自的數據庫不同,提交同一篇論文時檢測到的重復率也不同。
李吉瑞表示,由于各種系統的價格不一,學生通常會購買便宜的檢測系統對論文進行“初步檢查”,然后花較高的價格選擇CNKI的系統,然后對論文進行修改和定稿。
據CNKI工作人員介紹,上海共有25所高校正在使用其大學生論文檢測系統。 記者隨后登錄市內幾所大學的官方網站發現,雖然都采用了這一制度,但不同機構對論文重復率的要求不同。 例如,本市東北某大學經濟學院規定:“只有文獻綜述部分的抄襲比例低于30%,且其他任何章節的抄襲比例低于10%,將被視為符合標準。” 上海體育學院規定論文必須符合標準。 重復率不能超過15%; 浦東一所民辦大學則比較寬松,只要檢測出重復率不超過30%即可。
[調查]
系統只是機械地尋找相似之處
記者發現,各論文檢測系統在宣傳中都強調,只檢測論文的相似度,并不判斷是否抄襲。
“所謂的論文相似度檢測,貌似是智能的,說白了,就是機械地搜索論文中單詞、句子的重復率。”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管理學院大四學生鄭曉野(化名)表示,檢測后相似度較高的句子或段落只要稍加文字修改,比如改為同義詞等,重新測試,可以減少重復率。
為了證實小鄭的說法,記者在網上注冊了一個賬戶并充值了10元,然后提交了一篇約3000字的未發表政治學論文的部分內容。 檢測報告顯示相似度為33.4%。
經過測試,紙張的文字變成了紅、橙、綠三部分。 紅色為相似度70%以上,為嚴重抄襲; 橙色為相似度40%-70%,屬于部分抄襲; 綠色是原創。 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名詞多次被用紅色標注。
按照測試報告中提供的“修改建議”,并參考網上流傳的《查重指南》,記者簡單地改寫了很多紅色單詞和詞組,使表述含義基本沒有變化,然后再次進行測試。 ,重復率下降至22.6%。
網上流傳著很多“抄襲檢查策略”,比如將引用的外國文獻翻譯成中文; 將抄襲的文本轉換為圖表,或將圖表轉換為文本; 以及連續引用不超過13或15字等。
對于“創意抄襲”你無能為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投稿前經過測試的本科生較多,其次是碩士生,博士生較少。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生周愛民表示,他周圍的同學在寫論文的過程中很少檢查是否抄襲。 “在引用某人的思想時,通常都會轉述并注明出處。特別精彩的句子就直接引用,這樣重復率和引用率就會很低。”
“利用數據庫來比較特定長度的內容,可以杜絕大規模抄襲,但作用也很有限。我和德國當地的研究人員交流過,他們沒有類似的論文檢測系統。”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導師周愛民王鳳才目前正在德國訪問。 在接受晨報記者的電子郵件采訪時,他認為抄襲檢查軟件只能防止低水平的直接抄襲,但很難防止高水平的意識形態抄襲。 “比如,引用重要的學術思想而不注明出處或者說明出處(這個問題不只限于學生)比抄襲一段文字要嚴重得多。 抄襲檢查軟件對此無能為力。 只能由導師和同行專家嚴格檢查。 只有這樣才能被發現。”
上海交通大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反抄襲制度對于遏制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現在的情況是,學生比老師熟練,總結了很多規避方法,反抄襲功能被大大削弱。未來應該開發真正的智能系統,檢測思想上的抄襲行為,而不僅僅是檢測抄襲行為。”只有字面上的相似才具有實際意義。”
王鳳才教授認為,如果抄襲檢查只是檢測大段是否存在直接抄襲,學生就沒有必要進行自查。 “這類軟件或許對學術腐敗有一定的震懾作用;但減少和杜絕學術腐敗,還是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比如建立一套‘信用體系’。”
[幕后花絮]
只為學校提供服務的系統
怎么在網上這么受歡迎?
李繼瑞和鄭曉野表示,如果畢業論文提交前不檢查一下,他們就會感到不確定。 花錢自查,其實就是買安心。
“一是為了錢,二是為了面子。”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認為,反抄襲系統的研發機構通過營銷賺了不少錢; 作為一所學校,我們不希望我們自己的畢業生的論文受到盲目審查。 重復率太高了。
學校提供兩次畢業論文考試,這似乎是高校的普遍做法。 這也與某知名大學生試卷檢測系統的推廣計劃一致。
記者獲得了一份推廣方案,其中包括針對機構用戶的報價。 與寬帶上網價格一樣,紙質檢測系統采用流量和包年兩種收費模式。 以包年訂閱模式為例,費用取決于畢業生數量。 例如,某學校有3000名畢業生,年費為9萬元,可獲得20個子賬戶,可檢測論文數量約為6000篇。
在淘寶上,一家名為“螞蟻庫”的商店聲稱出售 CNKI 檢測系統。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了這家“淘寶店”的客服。 ”稱,他們銷售的CNKI試卷測試系統賬號來自擁有試卷權限的大學教師。 是最新系統,在線測試,同步更新。 除每項測試字數限制為14000字外,測試報告和重復檢查率與CNKI官方測試基本相同。
只為機構提供服務的CNKI論文檢測系統為何在淘寶上如此受歡迎? CNKI客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CNKI從未授權任何淘寶店進行論文相似度測試,真實的測試數據只能通過大學圖書館獲得。
不過,CNKI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首頁的一份聲明部分證實了“”的說法。 聲明稱,近期,部分用戶違反使用協議,通過淘寶等網絡交易平臺向個人提供檢測服務,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本聲明發布日期為2012年9月29日至今。
那么,這些賬號是如何從大學流向淘寶的呢? 淘寶客服解釋稱,無論是CNKI、萬方還是VIP,都會根據年費為高校等機構的用戶提供不同數量的子賬戶,這些子賬戶將分配給圖書館、教務處、圖書館等。部門。 有些高校只隨機抽查畢業論文。 例如,如果1000名畢業生隨機檢查100篇論文,那么剩下的900個名額將沒有使用。 擁有子賬戶的老師可以在淘寶上高價出售,或者向學生提供收費測試。 。
【記者手記】
別讓“反”抄襲變成“幫助”抄襲
□晨報記者 楊育才
當學術論文從紙質走向電子化,抄襲也從“剪刀+粘貼”進入“復制+粘貼”時代,抄襲成本大大降低。 反抄襲的方法也應運而生。 從紙張數據庫中紙張檢測軟件的出現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如何使用這些軟件又是另一回事了。
主人手中有一張帶有防盜機制的地圖,可以幫助他看管自己的家和庭院; 但如果落入小偷之手,地圖不但不能幫助主人,反而會成為小偷的工具。
紙張檢測系統就是這樣一張“地圖”。 在高校教務處、圖書館、期刊雜志出版商手中,可以成為學術反腐敗的基本手段,有助于發現大規模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 但如果這張“地圖”無處不在,甚至附有“破圖攻略”,所有論文作者都能輕松接觸到,那就完全違背了其“學術反腐”的初衷。
正如一位接受采訪的大學畢業生所說,投入巨資開發的反抄襲體系也可能成為抄襲者保護自己的工具。 這實在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不可否認,論文檢測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主要源于學術反腐的需要。 然而經濟利益的驅動,導致了紙張檢測的產業化和畸形發展。 這是一個需要警惕的現象。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