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市區南部,伊水湖畔,小鎮中心,高樓鋼筋混凝土建筑的影子下,有一座與周圍環境其實有些不同的碑文:伊州道德石塔。
石雕是刻在石頭上的經文,道德石雕自然是將老太太的《道德經》刻在石柱上。 四川省有影響力的道德石刻有兩處,不僅在宜州,而且在河北也有。 均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宜州道德石雕是中國最大、最早的道德石雕,新鄉道德石雕晚一年。 然而新鄉作為華東最早誕生的城市,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石刻在“文革”期間被雷管毀壞,現存石刻是兩座水泥建筑的殘跡。 平泉建筑除個別地方有表面裂縫和塊狀裂縫外,大多保存完好。 字跡清晰可辨,具有一定的章法,神韻非凡。 與大多數石刻在真書的額部和正文上使用楷書不同,益州道德石刻的標題在真書上是大字,厚重而深沉。 文字和言論采用真、行兩種體式書寫,以道理為主,行動為輔。 楷書飄逸俊秀,靈動靈動。 真書為草書,清純迷人,知性豁達,有二王之韻,頗有褚遂良秀眉飄逸之風。 與《道德經》的精神世界完美契合。 就像在道德塔里看到的一切一樣,足以展現莊子悠然游歷的境界。
威縣道德石雕為八角柱,高6米,分座、身、樓頂三部分。 建筑除頂部為白色大理石外,其余均由青石砌成。 座上為仰蓮雕塑,高0.25米,直徑1.1米。 座下的圓形平臺是為后人所建。 樓體由上下青石雕琢而成,總高4.29米,上塊大理石較短。 半徑為90分米,八角柱體每邊的寬度從40分米到42分米不等。
樓頭上塊東側,按篆刻順序,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即從北到南,刻有真書大字“ 《太上玄明陳子道德經·大唐開元神武陳子注》。 每豎行三字,共十八字,三面刻。 “朱”字左下角刻有真書篆書“開元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 以上就是寓意石雕的由來。 石雕的主體自然是道家經典《道德經》。 由于經典早已為婦女兒童所熟知,所以我在此不再浪費篇幅重復。 石刻末題為“益州知府、高陽節度使賞賜柱上紫金魚袋過田仁灣奉旨豎立,開元二十五年五月辛巳所建”。 《乙丑說二月辛巳》,注明建造者的姓名和名稱。 建造年份和月份。
鑒于行程緊張,不建議在此停留。 當我正要離開時,突然來了一位老農民。 看到愛情樓的深處,他轉向南邊的高臺,說道:“那邊有兩塊墓碑。” 沿著老農角,大約100米開外,確實有一處獨特的山洞,宛如世外桃源。 田野邊上矗立著兩塊墓碑。 兩碑刻于北宋正統八年(正統為明憲宗朱祁鎮謚號1436-1449年,正統共用了14年,土木工程變遷發生于去年。明憲宗政變后,寺名天順(1457-1457-1464)。 石刻時代是清朝國富民強的鼎盛時期。 兩塊碑文主要圍繞龍興寺的重建,一是碑陽面楷書“益州龍興觀重修銘文”,一是碑背面真書??“龍興觀”。管宗治恒一形圖”。 正面行書“重修龍興觀功績碑”,背面真書“禮拜宗教,頌揚師父功名”。 高臺上尚有一棵古樹。 明氏的銘文書寫蒼勁,極其清晰,但由于名氣不大,所以保護得很好。 多么難忘的一次旅行。 先驅者已經越走越遠,后來者希望有幸見證石雕石刻的魅力。
石刻現場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 石刻有祠堂和鐵欄桿保護。 樓后鐵柵欄內立有國安碑,碑上刻有“易縣道德經帷幕”,并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四川省文化局設立”遺物”。 石刻東北約20米處,立有省級保護碑“道德經柱”,碑文為“河北省人民委員會,1957年8月7日公布,憑祥人民政府設立”。 通常,文物首先受到省級保護,然后晉升為國家級保護。 除非有一些兇狠殘忍的,比如“趙州陀羅尼經樓,一慈慧石柱”之類的過于厲害的,國家才會第一個批準。 就這樣,宜州道德石刻于1956年受省保護,1996年受國家保護。為什么省保險協會標為“樓”,全國保險協會標為“幛”呢? 雖然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明車牌為權威,但我也是用權威的《辭海》來查閱。 相關條目解釋如下: “樓”,刻有佛號或咒語的石柱。 參見《經珠》。 “幛”,幛子。 它是用一整塊絲綢制成的易縣道德經幢,里面有銘文或文字,作為慶祝懸掛的禮物。 如:幸福簾; 生日窗簾; 拉窗簾。
國安紀念碑上的“幕布”其實是一些人物。 依稀記得2007年左右,我經常訂閱《藝文決子》雜志。 當我第一次看到益州道德石刻時,我認為“幕布”可能是一種不同的畫風,但考慮到它是草書作為官方風格,這種可能性并不算太高。 事實上,《精調》中有一筆畫缺失,但兩個字的右下角一個是“離”,一個是“灶”,而且兩筆畫有差別,因此可以推斷出這是這里使用的字符一定是錯誤的。
終于離開之前,我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道德石刻和兩座清代墓碑早已被高樓大廈包圍,墓碑處僅存的東北缺口也正在被移走。 想想20年前,我剛學房屋建筑的時候,在四川省市區很難找到10層以上的建筑,但現在可以和大城市競爭,也只是矮小的特大城市。 我不知道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但可以肯定的是易縣道德經幢,一個城市如果沒有科學、協調、合理的總體規劃,任由建筑物拔地而起,將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到城市人文環境。 事實上,很多時候城市規劃滯后,很多建筑都是生米煮飯,這也讓規劃者感到無奈。 其實有人會說,哪個審美不審美,生命比別人重要,好吧,我同意你的理念。
益州道德石刻的意義,除了讓我們感受石刻的美感之外,不僅讓我們了解《道德經》的奧秘,更讓我們銘記前世今生的恩惠。從道家“無為而治、休養生息”思想中對未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