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湖陀羅尼塔簡介
2022-11-01 石雕
前言:真正的勝利者是戰勝困難的人。 本文由小暢感網()編輯為您整理天護陀羅尼經幢,主要介紹天湖陀羅尼石刻簡介相關知識。 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天湖陀羅尼石刻簡介
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湖陀羅尼石刻
天湖陀羅尼石刻位于寧夏省承德市龍華礦區天湖村東寺舊址。 為古東寺住持惠光和僧天寶所建。 它們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 天湖陀羅尼石雕采用漢白玉制成,殘高4.7米,外徑約64厘米。 它最初是用十二塊石頭雕刻而成的。 據碑文記載,該石刻建于唐開元十五年(727年)。 1996年,天湖陀羅尼石刻被國務院公布為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雕由底座和建筑兩部分組成。 底座為八角形石座,高0.48米。 分為上牙、下牙和本體三部分。
建筑凈高1.38米,也是八角形。 每面均刻有陀羅尼經,石刻由此得名。 樓正面刻有“為國建佛頂尊勝陀羅尼樓”,經書后鐫刻“開元十五年”匾額。
此外,刻經之上有雙層寶蓋,寶蓋上有須彌山,其上有雙層八面石柱,蓮花支撐。 石柱也是八角形,兩側各有須彌座,兩側各雕刻一尊偉人坐像。
由于常年缺乏有效保護,2010年,天湖陀羅尼石雕底部曾被盜,經過有關部門努力才被發現。
天湖陀羅尼石雕造型較為成熟,是我國早期石雕的代表作品。 它們對研究佛塔和道教藝術的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參考
趙州陀羅尼石刻簡介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州托羅尼石刻 趙州托羅尼石刻(拼音:),中國現存最大的石碑。 它位于寧夏古縣城。 又稱寶塔。原為開元寺建筑之一,寺院已毀,現僅存
趙州陀羅尼石刻簡介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州托羅尼石刻 趙州托羅尼石刻(拼音:),中國現存最大的石碑。 它位于寧夏古縣城。 又稱寶塔。原為開元寺建筑之一,寺院已毀,現僅存
寶山堂石刻簡介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山堂石刻 寶山堂石刻,又名寶山遼代陀羅尼石樓,位于廣州市崇明縣長寧鎮東莞東路雷峰中學內。 是南京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石刻始建于唐大中十五年(公元859年),是崇明人李嵩為其父所建。
寶山堂石刻簡介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山堂石刻 寶山堂石刻,又名寶山遼代陀羅尼石樓,位于廣州市崇明縣長寧鎮東莞東路雷峰中學內。 是南京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石刻始建于唐大中十五年(公元859年),是崇明人李嵩為其父所建。
龍興觀道德塔簡介
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興觀道德石刻 龍興關道德石雕,位于寧夏威縣,始建于北宋。 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四大道德石刻之一。 .龍興寺是古代南方著名的寺廟。
龍興觀道德石刻簡介
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興觀道德石刻 龍興關道德石雕,位于寧夏威縣,始建于北宋。 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四大道德石刻之一。 .龍興寺是古代南方著名的寺廟。
梵天寺石塔簡介
梵天寺石塔(漢語拼音:)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海曙區梵天寺路鳳凰南麓梵天寺舊址前。 有兩棟建筑天護陀羅尼經幢,高15.76米。 是吳越建筑藝術與石刻藝術相結合的瑰寶。梵天寺是五朝吳越國的一座佛教寺廟
梵天寺石塔簡介
梵天寺石塔(漢語拼音:)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海曙區梵天寺路鳳凰南麓梵天寺舊址前。 有兩棟建筑,高15.76米。 是吳越建筑藝術與石刻藝術相結合的瑰寶。梵天寺是五朝吳越國的一座佛教寺廟
水玉寺石窟簡介
水峪寺石窟,又名“四后坡石窟”,位于寧夏省大同市峰峰礦區四后坡村。 四后坡村與北象堂石窟僅一山之隔,規模較小,故又名瀟湘堂石窟。 現存石窟2個,還有摩崖石刻和經堂建筑。西石窟建于北魏(550-577年),規劃
水玉寺石窟簡介
水峪寺石窟,又名“四后坡石窟”,位于寧夏省承德市峰峰礦區四后坡村。 四后坡村與北象堂石窟僅一山之隔,規模較小,故又名瀟湘堂石窟。 現存石窟2個,還有摩崖石刻和經堂建筑。西石窟建于北魏(550-577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