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子商務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它不僅成為拉動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也在農村點燃了火花。 然而,農村電商如何才能保持持久活力呢?
縣域電子商務的頂層設計是縣域電子商務發展必須解決的前提問題之一。 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縣域一段時期內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 縣級電子商務發展的規劃水平取決于縣級黨委、政府的認識水平、定位準確度和推進力度。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了中央一系列優惠政策,為縣域電子商務頂層設計指明了方向。 -商業。 從縣級政府層面看,要牢牢把握三大原則:
首先是了解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敵人。 要從縣情出發,準確定位,順勢而為。 我們不應該跟風建設大型銷售電商平臺,而應該建設一批能夠支持地方產業發展的農產品流通平臺。 政府要帶頭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招募有能力的經銷商,幫助農民解決銷售問題。 對于能夠在當地實現供需平衡的優質產品,應從開拓國外市場轉向聚焦本地市場,縮小其銷售半徑,從而降低產品倉儲成本和物流成本。
二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對于政府是否應該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社會上存在兩種極端的聲音。 有人肯定,有人否認。 事實上,兩者之間是融合共促的關系:在產業發展初期,沒有真正享受到產業紅利的企業和個人不會主動投資,需要政府發揮公共職能來支持新興產業。 但當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政府應該放手讓它走市場化的道路。
三是明確頂層設計指導思想。 時至今日,一些政府仍將農村電商簡單地等同于農民開網店,將電商服務僅限于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 第二屆中國縣域電商峰會提出“小縣域、大生態”發展要求,強調農村電商無小事,需要電商服務、專業人才、產業配套等全方位支撐相應地,在頂層設計過程中,既要有遠大的目標,更要有切實可行的后續措施,以規劃引領項目,以工程布局項目,打造本土電商特色。
2、深度挖掘農村電商品牌價值
如今,大多數農產品電商已經意識到品牌價值的重要性,卻不知道如何用看得見的雙手創造“無形資產”。 當務之急是做好農產品品牌的分類和定位,使品牌成為主體和新的生產工具。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突破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營銷。
縱觀電商領域的品牌,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渠道品牌。 商品生產出來后,通過物流到達各個渠道,如經銷商、批發商、零售商等,最終到達終端消費者手中。 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是典型的渠道品牌。
二是產品品牌。 一般來說,帶有“有機、綠色、無害”標簽或地理標志的農產品往往更受市場歡迎。
三是店鋪品牌。 主要由店鋪評分、產品與描述相符的程度、賣家的服務態度、發貨速度、店鋪裝修和文案組成。 僅在“天貓”平臺上,就有多種類型的旗艦店、專賣店、專賣店等店鋪。 除了打造自有品牌外,一些經濟相對落后、農產品差異化程度較低的地區還可以選擇“貼牌”營銷,通過與品牌店合作,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銷售的燃眉之急。 無論什么樣的品牌,都需要通過形象設計來傳達其品牌定位。 品牌標志作為形象傳播中最直觀的細節,必須易于識別和記憶,與受眾產生共鳴,創造品牌認知、品牌聯想和消費者品牌偏好。
在眼球經濟時代,人腦對圖片極其敏感。 通道平臺就像一個展示架,上面擺放著各種產品。 如何讓你的產品脫穎而出? 這就需要在頁面設計和圖片制作上下功夫。 如果說品牌是一顆“釘子”,那么頁面上反復出現的可識別元素就是一把“錘子”,將品牌態度烙印在消費者心目中。 在淘寶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例如,提到“農心樂”,你會想到可愛、胖乎乎的卡通形象,展現出自然、健康的品牌特征; 一提到“銀曼”,你就會想到一個扎著麻辮的女孩。 文藝女孩,衣著簡潔大方,強調簡約個性的時尚風格。
農村電商的突圍方式中,體驗式營銷最為常見。
通過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情感、行動、聯想等感性和理性因素來促進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手段。 淘寶上有一家專門賣發酵包子的個人店鋪。 起初,沒有人注意到它。 隨后,他們策劃了“一元試一試,不包郵”活動,短短兩個月就賣出了5000多單。 利用營銷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它將產品宣傳融入到消費者喜聞樂見的環境中,讓消費者在這個環境中了解并接受產品。 為了給即將到來的元旦造勢,“百草味”今年1月在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時段推出“新年禮盒”廣告,并在微信上發起“百草味快照”大賽以及微博,借助社交化媒體話題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品牌推廣的后續影響力。 除了體驗式營銷、機會營銷,二維碼營銷、故事營銷也成為趨勢。 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挖掘產品文化將是未來電商營銷的重點。
3、開啟農產品“微營銷”時代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編制的《中國互聯網20年發展報告(摘要)》指出,截至2015年7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68億,滲透率過半。 其中,手機上網用戶比例提升至90%,手機網絡購物用戶數量快速增長。 毫無疑問,移動端已經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下一個風口。
隨著微信、微博等移動媒體的出現,原有的網絡營銷模式不再完全適用于現有的電子商務環境,“微營銷”的概念應運而生。 它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傳播平臺,與傳統網絡媒體和大眾媒體合作,通過戰略性、可管理性、持續性的線上線下傳播等一系列過程,建立、轉化和強化客戶關系,實現客戶價值。 任何獨立的手段都只是工具,僅包括微博、微視、二維碼、公眾平臺、微商等一整套互聯網營銷體系才是當今微營銷的重點。 微營銷最大的特點就是徹底顛覆了傳統媒體的“硬廣告”模式,以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讓農產品營銷更加互聯網化。
以上就是農村電商如何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相關內容。 小編已經介紹到這里了。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