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后,從 VIP Court 酒店向北拐個彎。 筆直的道路盡頭,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寶塔。 這就是當地人稱之為“石塔”的“佛尊勝陀羅尼碑”。 之前聽肖翔說這石雕很大,但看到實物的時候還是驚嘆不已。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當一座十多米的大佛殿矗立在路中央時,它華麗的舞姿只有遠遠地才能看到,在旭日的映襯下變得神圣而夸張。
在說景縣石雕之前,我們先來說說石雕的由來。 目前普遍認為石刻起源于遠古,其誕生與佛定尊陀羅尼經有關。 《佛尊勝陀羅尼經》現收錄于《太正心修大藏經》中的佛教密宗第十九卷闞峰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并序,是佛教密宗經典之一。 這部經在古代因其破地獄的功效而廣為流傳,同時又靠著唐朝的弘揚,才出現了天下各州、縣都供奉佛陀羅尼的盛況。佛經。
現存經中有這樣一段話:“佛告性君:人若能寫此陀羅尼,可安于高樓,或高山,塔上,乃至塔上。”魔神,邪見眾生,當墮惡道、地獄、畜生、喜羅王國、餓鬼道、阿修羅身等,受惡道之苦。是諸眾生,皆為諸佛授記,皆得不退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里提到,如果有人寫了這個陀羅尼,他會把這個文字放在高處,比如高樓、高樓、高山,或者放在佛塔(即中國的佛塔)里。塔),此人的所有罪孽都將被清除。 他還提到,除此之外,只要有人走近或看到這陀羅尼,甚至只要刻有這陀羅尼的石刻的影子映在他的臉上,甚至連柱子上的灰塵也恰好飛揚。對人而言,此陀羅尼人亦能凈除一切業障、惡道。 這就是著名的“塵染影”的典故。 也是當今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石刻誕生和發展的直接原因。
石刻誕生之初,只是為了書寫《佛頂尊陀羅尼經》,后來其他經典也采用了佛塔的造型。 比如,唐玄宗即位前,就極力排斥武則天的拜佛之道,下令模仿佛陀羅尼石刻的風格,建造《道德經》版石刻。 這就是佛教石雕的開端。 后來又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增加了其他陀羅尼經等等。 石雕始于遠古,形狀為圓形,以八角形為主,也有六角形、四角形。 漢代石雕比較簡單、薄闞峰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并序,只有幾分米到幾米。 歷經五朝,獨樂寺的形制逐漸復雜多變。 到了唐代發展達到鼎盛,形狀逐漸復雜,隨后稍稍抬高,達到十幾米的高度。 同時,石雕不僅放置在佛寺、交通要道,也更多地放置在墓地、石窟、佛塔旁或寺廟內,以及宗廟、家中。 隨著石刻的流行,也出現了木刻、陶刻、鐵刻等不同的石刻。
佛陀羅尼的威力可以達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塵影可以清除一切業障,避免地獄惡道之苦,這也使得這部經極具吸引力。 相傳此經是五和山文殊大師波利佛開悟后從西域帶回來的。 傳到武則天那里,得到了解釋。 但這部經真正的大發展,是明朝皇帝的功勞。 他曾在元壽十一年施行圣旨,命令天下僧人每晚念誦《佛尊勝陀羅尼》二十一遍。 這一法令直接影響了中唐及以后五朝、宋代全社會尊勝陀羅尼石刻的風氣。 正因如此,宋、遼、金、宋時期的佛陀羅尼石刻在很多地方都可見到。
趙州尊勝陀羅尼石塔始建于明景佑三年(公元1038年)。 由禮賓副使、趙州刺史王德成監修,趙州人何興、李漁等人修建。 高16.44米,是省內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高、最完美的石碑。 石雕全部用花崗巖雕刻而成。 它由底座、樓體、樓頂三部分組成。 平面有八角形、六角形,共七層。
第一層為圓形體形平臺,周長6.1米。 身上雕有蓮花石柱、金剛武士和“蓋門女子”雕像。 平臺底部有平坦的八角形藻井,分上下兩層。 第一層覆蓋全身,兩側各雕蓮花坐像三尊,第二層覆蓋佛胸,雕刻精細。 有回廊、佛塔、佛像等。 二樓神殿前刻有一條龍,里面有須彌山八峰陡立。 須彌山之上是塔的主體,分六段,均為八圓。 第一段,樓正面有十八個大字書法,上書“為水陸人民尊建佛頂尊勝陀羅尼樓”。 其余七面刻隸書經文。 每器的第二、三節體上均刻有寶蓋、仰蓮等,還刻有隸書經文。 第四節、第五節的頭上刻有道教人物和靖邊故事。 第六段,樓頂有八角亭,亭上置桃形銅火寶塔。
寧縣佛頂尊勝陀羅尼石刻原位于古開元寺內,但該寺已廢棄,石刻得以保存。 曾有學者認為,明代之所以出現高大的佛殿,與塔側面放置的一些石刻的位置有關,因為塔的高度影響了塔的高度。 我個人同意這些說法。 正因如此,夏縣佛尊勝陀羅尼頂上的石刻高達16.44米,絕非偶然。 據推測,歷史上可能在其旁邊矗立著一座更高的塔。
自陀羅尼石刻完成以來,曾多次修葺。 元延佑七年(公元1316年)曾有修葺,明弘治七年(公元1571年)也曾修葺。 至今,六層樓頭上的“隆慶三年辛末五月”銘文就是這段歷史記載。 提供了強有力的間接證據。 1984年,國家撥款對石雕進行了整修,對1983年被雷擊毀的鐵塊進行了粘接,補足了部分不完整的雕塑預制構件,并安裝了避雷針。
站在黟縣佛頂尊勝陀羅尼石雕下,夜晚的風有一些昂首的氣息在身上徘徊,感覺很安靜。 我的罪業也能在這無形之中清凈! 過去曾被轟炸、焚燒、地震過,但幾千年來依然屹立不倒。 它始終以其頑強的毅力,默默地給這里的人民帶來安寧與幸福,為他們掃除邪惡的障礙。 但我們能給它多少呢? 呢絨? 希望它還能這樣躺著! 祈禱它平安!
200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