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尊佛陀羅尼石雕為六角圓柱體,柱頂刻有珍珠形花柱。 柱體六面刻有《佛尊勝陀羅尼經》經書及后唐同光四年(926)銘文。 石刻為隸書,結稍長,中宮較緊。 起筆如契約,筆畫剛健,轉筆堅挺,至今仍具有清代(618-907)碑體神韻。 《佛尊勝陀羅尼經》初譯于西晉(557-581年),是古代密宗流傳的經典之一。 有許多譯本世代相傳。 葉)的譯本流傳最廣,這尊石刻就是按照佛陀波利版本雕刻的。
據經典記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江西沙門佛波利到美國五合山朝圣時,經文殊絕句化身的奶奶邀他返回天竺,并將《佛尊勝陀羅尼經》帶回中國,并被受到廣泛好評。 傳承下去,消除一切眾生的惡業。 因此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高宗永春元年(682年),佛陀波利將梵文版本帶到長安奏給朝臣,并與順真牧師(活躍于七世后期)一起翻譯成漢文。世紀)在西明寺。
《佛尊勝陀羅尼經》內容講述,天子七日后將滅亡,于是向釋迦牟尼求救,于是釋迦牟尼向他宣示佛頂尊陀羅尼并念誦此咒的方法,以解此劫。 。 然而,天子依法持陀羅尼六天六夜后,得以免死,延年益壽。 也正因為此陀羅尼的功用非凡,能夠救度鬼魂,破除地獄之苦,往生極樂。 但只要將經書寫在高樓、高樓、山上,凡是見到此陀羅尼的人,都能消除一切罪孽。 因此,中國自古就有建造尊勝陀羅尼石刻以避災延年的傳統,一直延續到漢代(916-1234年)。